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WA 宋建明 试论色彩——从建筑到城市的再实验 多彩的建筑:艳光四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试论色彩——从建筑到城市的再实验

Discussion on Colour:  Experiment from Architecture to Urban Area


宋建明/SONG Jianming


摘要:关于城市和建筑色彩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需要从学理和实验方法方面进行探究的。本文借介于城市与建筑之间色彩研究与营造的实例——“杭州奥体博览城色彩建构”项目,试探究城市色彩与建筑色彩规划及设计的理念、内涵、方式与方法,以及实际实验效果呈现之间的关系,通过“问题”“明理”“实证”和“结语”4个部分加以阐释与论证,意在揭示其学理依据及学科规律性的方法,以及论证其实验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色彩,建筑,城市,规划,设计,实验


1 问题


最近30年来,建筑与城市的色彩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而过去却不成问题。古时候,城市中官式建筑与民居建筑分野清晰,形象可辨。前者有传统的官式营造规制管辖着,后者则由名匠引导府邸宅院服从风水加吉祥法式营建。这使得中国传统城、镇、乡以及建筑包括色彩在内的形貌传承有序,变革缓慢。即使鸦片战争之后,洋枪炮裹挟着工业革命催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浪潮摧毁了古国都市固有的格局,大量西洋建筑涌现,形成多元的状态,传统民居依然自得地雕刻彩绘,外来建筑恪守着洋式文化的DNA,有土洋交融形成的折衷形态者,其色彩问题也会被调和得“看着顺眼”。


这种平衡被最近30年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打破。城市如“大饼”般一再被“摊”大,传统老街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被拆除,无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持续地拔地而起,包括色彩在内的“万楼百貌”“千城一面”,当代城市“形象病”到处泛滥。原有的城市街区变得越来越陌生,人们突然发现:城市形象迷失了方向!建筑形态的控制已经没辙了,色彩则被寄予了厚望。


可是,城市及建筑变化得如此翻天覆地,变化最弱的却是人们长期以来不知何故形成的对建筑色彩风险的恐惧。只有为数很少的建筑师勇于提倡建筑色彩设计,而大多数的建筑师则嗤之以鼻,一种莫名的“恐色”意识弥漫在建筑界。所闻的都是权威性的告诫:“建筑色彩要慎用,要尽量利用建材的颜色,能用一个颜色的就不要用两个颜色,最多不要超过3个颜色!”随即,你就会看到被佐证的N个色彩失败案例(而成功的案例,都被选择性地视而不见了)。建筑色彩的宿命几乎是定局,这绝不是个别现象。问题在于就在这种“恐色”意识的指引和管理下,把我国无数个城市及其海量的建筑色彩表达推向了趋同的窘境。导致这个现象的成因,却从不见“有识之士”来解密。


毋庸讳言,我们民众的美育是不足的,特别是视觉美的感受性的培育远远不够。尽管80年前,蔡元培先生早就呼吁过国民教育应“以美育代宗教”,如今,情况依然没有本质性的改观。更不用说关于城市色彩美学研究之不足了。其实,合格的建筑师大都具备不俗的审美判断力,但到谈论色彩时,其知识及表现能力却让人失望。于是,最常听到他们的敷衍:“色彩是主观的结果,所以没有标准。”色彩的判断当然是主观感受,但其中如若缺失了相关知识和理性的支撑,结果只能是肤浅的。所谓好的色彩效果,是共识的结果。之所以是共识,必有一系列内在的理由。而这个内在的理由便是色彩学人要揭示和探讨的。


因此,像建筑色彩乃至城市色彩这样的命题,当然是有深入讨论的价值的。色彩毕竟是一个重要的视觉与心理感应的资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周遭许多人的色彩视觉美感甚至未被良好地启蒙,纵观我国的城市学、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建筑学等等学科与专业,如果了解在其课程设置中有多少色彩学内容或者与色彩相关的实验课题,就不难理解在我们的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是在怎样的教育与研究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其学生的色彩的常识、知识与能力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训练的。因而当这些学生逐步练就成为专业人士、导师、甚至城市的管理者之后,便会将这种缺乏色彩认知的经验加以传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自然便会固化为某种传统。这大概便是导致我国的城市与建筑界对色彩价值认知难以突破的原因吧。在笔者看来,固守那样的色彩认知,导致城市和建筑色彩的窘态就不足为奇了。


2 明理


色彩学中的任何一个颜色系统,都拥有数千乃至上万的基础单色,其丰富性远未被人们所认识,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之上做多样性的组合。如果人们在此基础上,再对色彩赋予文化与艺术上的含义时,它便会转换为内涵与极为丰富的色彩艺术语言表达的形式体系。而驾驭这个表达系统,是必须经过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晰地认识其中的价值、浩瀚演变的可能性及其美学意义。


城市与建筑色彩,虽说并不非常复杂,但也不单纯,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和规律。毋庸讳言,城市美育的命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城市的领导者与开发商们的主观意愿、审美水平与趣味。如何让人们具备认识城市与建筑的色彩的类型、源流、时代意识的与眼力?对于还处在发展过程之中的新城片区,如何使人适应、包容这个变化,发现这个变化带来的新的价值?人们需要掌握一套比较科学的色彩设计方法来支撑。


对于这个没有绝对意义的艺术比例很高的色彩设计的领域,什么叫做比较科学的方法?关于城市色彩规划的学理,以笔者导师法国色彩学者郞科罗(J. Ph. Lenclos)的“色彩地理学”(Geographe de la Couleur)分析得最为清晰。所不同的是郞科罗教授分析和总结的都是已经定型的业已存在的“过去城”,而对于我国这样高速推进的城市与色彩关系显得乏力。经过20多年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与实验,笔者已将其转化为适用于中国城市色彩规划诉求的理论体系,即凸显网格化管理下的城市色彩结构关系清晰,色彩主旋律、副旋律、节点与基础声部关系明晰的一览图,犹如可视的凝固的交响乐一般的城市色彩图景。这一做法得到郞科罗教授的肯定与积极评价。 


实验经验表明:通过可视性的调研与分析,让人们认识到凡符合城市地理与历史成因的城市色彩以及符合文脉类型的建筑,都是某种文化价值观、时代精神性及其美学法则作用下的呈现。而建筑外观色彩的创新设计,除了表面的主观价值演绎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套符合色彩美构成原理的推演方法的支持,比如基于建筑形态的色相与艳度的选择,比如明度对比阵列谱系的建立(图1),以及在其基础上演绎的色彩构成与材料感变化等(图2)。一栋或者一组建筑色彩表现得得体,都是经过这样的综合推理和选择而成的,而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单纯凭感觉来决定的。



1 奥体中心体育主场馆建筑形态的明度对比阵列谱系




2 与明度对比阵列相匹配的色调谱系


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是以美学精神为核心的创造性工作,这没有现成的唯一的方法可以选择。它必须是量体裁衣式的,在分析与探索过程中,逐步建构而成的。有时还必须专项创造出应对的方法。比如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色彩、日照规律与色彩、建筑形制、路网与环境等要素的色彩与关系,必须创造出一个可视的衔接上位规划定位、又能够符合色彩规划与设计专业特点的方式方法,以便它能够作为色彩设计探索变化的“沙盘推演”,以及作为日后具体项目深化设计与营造管理的指南法规。从当今世界的色彩实践、色彩学科研究与相关的高科技支撑,以及可开发的资源来看,色彩应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其成果也不断地反映在国际前沿建筑与城市实验的方面,我们必须加以研究。有了比较科学的设计方法,可以避免僵化地固守某一认识习惯。


建筑乃至城市色彩的呈现,当然不是纯理论的问题,它是实验性与效果评价的问题。色彩表现的思维及其方法必须通过具体的任务、形态以及功能要求来展现。为了阐明这一过程,笔者将借几年前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案例具体地加以说明,看所谓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筑色彩系统是如何建构和展开工作的。


3 实证


任务:关于“杭州奥体博览城”(以下称奥体城)色彩研究与咨询项目

破解难题的路线图:一个定位,二个衔接,三分层级,逐项塑造。


3.1 一个定位——“未来城”


这是一个位于杭州钱塘江畔的与“钱江新城”隔江相望的新的巨型城市体育主题综合体片区(图3)。项目包括国际博览中心、主体育场、网球中心、体育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城市之门双塔及两个地铁上盖的物业综合体等7个子项目(图4),以体育、文化和博览功能为主,兼具游、居、演、食、购等诸多功能。政府目标要实现杭州跨江发展战略意图,缓解西湖周边不堪重负的压力,以奥体城建设为契机,重塑“钱江时代”的新杭城文化性、时代性、国际性等特征。



3 奥体博览城航拍区位图



4 奥体城城市设计愿景图


于是,笔者给予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它是座“未来城”,色彩应该成为这个钱塘江南岸的“新地标”的特色之一。笔者的理由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杭州城市色彩的研究;其二是对国际新城片区营造的时代趋势。


前者,笔者从2005-2010年间,带领研究团队对杭州市的主城区、钱江两岸、下沙片区等9个区块面积累计数百平方公里展开过基于城市的传承与发展的色彩研究,并且编制色彩规划。对这座具有2300年历史的城市的地理、人文历史及城市发展现状等多个要素做过分析,结合发展趋势为其推导出“水墨淡彩”主旋律的城市色彩格局。与本案相关的是钱江两岸色彩规划的定位:一幅舒缓展开的“江南优雅的水彩画长卷”,六和塔、钱江新城等一连串反映着不同时代的重要节点点缀其中。奥体城显然是新增的当前乃至未来可以值得书写的大规模的城市主题性综合体的项目,应该是闪亮的 “华彩乐章”。这就意味着关于其形象的塑造,应该跟得上当代城市建设与营造的潮流,从而,彰显对时代发展趋势的领悟、创造与贡献,而不应该是建造一座“昨天”感觉的城市,即所谓的“过去城”。因此,从色彩设计学的角度,确立目标,梳理思路,创建方法,最终呈现出“新地标”绚丽的效果(图5)。



5 奥体城色彩规划后的愿景图


我们分析了现有杭州奥体城景观效果(图6),感觉缺乏整体色彩意识,典型的20世纪常规的色彩状态——“过去城”的特征。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建筑都各自为政,缺乏形态方面的整体规划与营造统筹。主要建筑之间缺乏联系,无法互为背景,相互衬托;而用色方面,更显保守,均以银灰为主,缺少色彩亮点,没有清晰地传达出该片区独特的现代建筑群色彩审美表情。



6 奥体城色彩规划前的效果图


课题组研究了1960年代以来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与城市,分析了奥体中心与城市的关系,比如日本东京、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芝加哥和亚特兰大,以及2000年代中国北京;也研究了大型综合体建筑地标的意义、建筑形态及色彩发展趋势,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主会场、日本横滨尼桑体育场、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慕尼黑安联体育场、鲍里索夫体育场、韩国亚运会、卡塔尔足球场等,还研究了最近这些年建的新城如迪拜、新加坡等文化综合体建筑与环境色彩应用的概貌,包括绿化、夜景营造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实例的研究,从中获得现代大型城市综合体色彩实践的经验、教训与学科盲点,一个因时代变化,建筑与环境色彩变化的趋势在比对中显现出来。比如上个世纪的城市与建筑多采用白色系,色相单一,主要通过结构的张力表现建筑的美感;进入21世纪后,所谓面向未来的建筑形成更加积极的采用新型造型和新材料,具有多种反射、丰富透明感,用色丰富,甚至呈现缤纷彩色的细腻的色调变化趋势,主要依托镀彩玻璃幕墙与金属合成板材。这就意味着新的营造应当符合时代的趋势。


3.2 两个衔接——上接主题,下接两区……


开题首先要衔接大格局主题,与隔江相望的“钱江新城”形象主题“日月同辉”呼应,“奥体城”则以“熠彩星云”主题意向衔接(图7)。其次,落地衔接东边萧山辐射区和西边的滨江辐射区。钱塘江水雾重,而且尺度感空旷,因此,让奥体城从整体灰蒙蒙的色调中凸显出来,应该是明智的选择(图8)。经过反复比对,变化多端的金属色被确立为本案的主调色(图9)。



7 奥体城与隔江相望的钱江新城色彩呼应



8 奥体城色调衔接相邻的辐射区



9 变化多端的金属基调成为整个区域的主色调


3.3 三分层级——3个维度的三分方法


因为是团队作业,政府项目的特征总是任务重、时间紧,因此,对于没有现成方法的色彩规划与设计领域,就必须创建一套方法,便于表述、沟通、协调与有效的工作。


第一个维度:把这个区域分为3层(图10),便于梳理。第一层为建筑层,思考几座主体建筑彼此的色彩关系。在景观界面上,这几栋主体建筑要用色彩的方式让它们联系起来,互为背景,同时也与区外周边的建筑群相和谐。因此,要处理好建筑物色彩的自我彰显与相互衬托、相互呼应的关系。第二层为平台和高架桥梁层,主要是考虑建筑所在区位的地面色调关系以及平台、高架桥层色彩。作为面向未来的建筑,每一个主体建筑的路面,用取之建筑形态的纹样作为地面纹饰以增强辨识所在区域与环境的趣味性。第三层为地面路网与植被层(图11),在特大区域的空间识辨是色彩规划与设计要考虑的要点,它们的色调被定义为深色,主要是起到区分方位及烘托上两层环境的色彩效果。



10 奥体博览城区块分层图



11 3层3个色度的基调


第二个维度,确定3个色调方向。如何让预期的效果一目了然,根据笔者的经验,将这个片区色彩的规划以及相关的建筑群分出3个色调方向并且使之图谱化。本案的3个色调方向定义为:冷色调、暖色调和最强的探索方向。冷调与暖色调的建构会偏相对保险(保守)状态,它们的重点在于做项目色彩冷暖调性的思考。而在此基础上的建构则是重创新型思考方式,主要是探索一个与国际前卫思潮同步推演的工作,这样便于对理想效果的选择与判断。因此,本案的第三个方向即是“艳彩色调”的方案。3个色调方向内部的建筑色彩设计,都应该按照本方向定位色彩逻辑的理想状态展开探索(图12、13)。



12 奥体城3个色调方向的区块意向图



13 奥体城主体建筑及其区域的色彩结构图


第三个维度:九宫图谱的推演

确立一个片区的基调,同样有一个优选的问题(图14),如何比较科学地确立它的效果,需要有一个比对方法。笔者习惯采用“九宫图谱”推演的方法(图15)。在这个传统的“九宫格”中,是由左、中、右3列和上、中、下3层构成的9个不同方位的“宫”。 每一个“宫”都按照一定的逻辑被定义成一个色调变化的方向。比如:左宫序列为冷色系,中宫序列为中性色系,而右宫序列则为暖色系;而上层为高明度序列,中层为中明度序列,下层则为低明度序列色系。按照这个格式,把奥体城的色调置入其中,很快就能够获得这个变化的谱系。像这样大型的项目的色调,是有必要做这样的调式和调性变化演绎实验的,以便人们判断不同色调的走势与产生的效果。



14 被逐步推演向理想方向的奥体城愿景图



15 奥体博览城色调变化的九宫图谱


3.4 个案分析——以主体育馆色彩为例


当奥体城的环境及建筑色彩的定位与形象塑造思路确定之后,像所有建筑色彩设计工作一样,要对其建筑单体就其功能、形态、色彩与幕墙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建筑色彩置入的着眼点,使得色彩能够遵循建筑学的逻辑展开。此外,作为建筑艺术部分,色彩则是需要遵循艺术的创作逻辑拓展,这就是说,我们要对每一栋建筑的形象塑造向色彩的灵感来源、理念与主题演绎、城市色彩层面、场地色彩层面、场所色彩层面、色彩效果呈现等维度追问,进而找到合适的对策,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事实上,课题组完成了所有建筑与环境色彩的概念设计,限于篇幅,本文仅以这座主体育场为例,介绍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该场馆位于南侧,规划建筑面积2,290,000m2,可举办洲际性、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及国际田径、足球比赛,拥有80,000个观众固定坐席。


它在奥体城整体格局中,与双塔相呼应,是这个区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建筑后形成设计思路(图16):首先是外立面的色彩设计:聚焦建筑大外观的罩棚金属板及阳光板,内外花瓣的用色,以及图案组织;其次内部场地色彩设计:场内座椅用色以及建筑构建诸如入口、墙体、柱网、层板、结构框架之间的色彩主次及相互的关系。



16 色彩设计的着眼点聚焦体育场主场馆的分层图 


3.4.1 外观色彩


经过形体分析,体育馆建筑与环境的色彩设计,考虑从外立面色彩、内部场地色彩、周边地面色彩3个维度着眼。建筑总体色彩思路是荷花形态,外层花瓣采用大面积,通透轻盈,用色相对单纯,内层的较小面积的花瓣成为重点打造地方,可相对丰富,加入艳彩点缀,以便形成内外层次分明的效果。寓意卓尔不群,如梦如幻。我们为此定义了3个色彩意象的关键词:轻盈、通透、梦幻。希望它的色彩效果能够给人的视觉带来愉悦。


关于色调的确立,从方法上按建筑外立面形成的板块,分成大、中、小和外、中、里若干部分,置入黑、白、灰3个明度层级,组成一个不同明度对比的阵列图谱,用以考察这个建筑外立面形体的明暗关系,为色调的细化设计求得合适得体的方案(图1)。图谱阵列的意义在于有限定的条件下,用一览表的方式把明度色谱做不同而有序的排列组合。之后再将等明度的不同色相与艳度的色谱予以置换,使各种可能性及其效果一目了然(图2)。这样的冷调、暖调以及艳彩调效果得以全景地展现,以便选择效果比较合适的色彩方向(图17、18)。


作为此区域的个性的形象象征,这里的铺地图案元素是从体育馆立面花瓣曲线提炼出的向心的线条,使主题元素延续至地面,并做低明度、低艳度的处理,以便较好地烘托建筑。这里的色彩设计涉及的建材有铝镁锰穿孔金属板罩棚、聚碳酸酯阳光板、钢结构罩棚、清水混凝土结构框架和清水混凝土底座等。



17 主场馆外部色彩3个发展方向的推演



18 深化设计后的主场馆外部色彩3个发展方向的3D效果


3.4.2 内部色彩


花型体育场,内部也应该是花卉的逻辑,座椅就是花的花心、花蕊部分。于是,以花蕊为色彩设计的灵感来源进行演绎(图19),同时,还要从画面电视传播的功能角度看,座椅的斑斓,可以有助于上座率不足情况下的转播,因此,根据场内座位排列的分区,置入密集、向心聚拢意义的绚丽的色彩组织,打造主体育场座椅既斑斓、又活泼的色彩氛围(图20)。如此通过内外对比,外立面轻盈通透,座椅斑斓活泼,营造视觉上的豁然开朗。



19 体育场馆内部座椅的灵感来源花蕊的衍生



20 体育场内色彩的布局(1-20图片来源:杭州北斗星色彩研究中心)


本案例经过了近10个月的研究与创建,创建了整个奥体博览城的色彩愿景,并且经过了图纸上(“兵旗”)和模型上(“沙盘”)的两个阶段的形象推演过程,比较全面地预演了这个片区未来的效果。这将对真实的项目营造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色彩虽然是视觉性的课题,但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是其背后涉及多个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学理,以及社会意识和多种心理因素。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归纳出如下的三点认识:


(1)城市色彩学与建筑色彩学经过国内外专家长期的努力,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验,特别是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的实验,以及对其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已经发展为比较有理念、有学理可循、有法则维护、有传承与创新的实验方法体系的学科。而这些理论用于分析与解释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建筑、传承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与建筑都是有效的。问题在于目前掌握这些知识与能力的人还太少,难以适应像我国这样大规模城镇化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展开一定规模的推广与培训,比如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领导者、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相关机构与人员,让他们认识色彩学的意义、价值、方法与规律,彻底去除“恐色症”,从而比较自如地驾驭色彩。 


(2)城市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色彩学者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协同工作,相互理解,共创愿景,从而产生更多可以示范的案例,使我国的城乡更加成熟,更具魅力。


(3)必须提高当代社会的文明水平,加强我国民众的包括色彩教育在内的美育,使民众城市美学价值的意识获得提升,并且提高建筑审美及其文化的包容性和判断的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Jean-Philippe LENCLOS, Dominique LENCLOS. Maisons du monde·Couleur et décors de l'habitat traditionnel. Paris : Publications du Moniteur, 2007.

[2] Jean-Philippe LENCLOS, Dominique LENCLOS. Les couleur de l'Europe · Géogrqphie de la couleur. Paris : Publications du Moniteur, 1995.

[3] Jean-Philippe LENCLOS, Dominique LENCLOS. Les couleur de la France ·Maisons et paysages. Paris: Editions du Moniteur, 1990. 

[4]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法国色彩学家郎科罗的研究、教学与社会实践.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607期P24-29。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  WA | 改进建筑60秒 | 宋建明 | “恐色”是误区



>>>> 推荐阅读  WA | 维雷娜·M·申德勒 | 色彩——建筑的菁华 | 多彩的建筑:艳光四射


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原文”购买2016/07期《世界建筑》杂志




微信编辑:王欣欣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