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寻访“四名”有缘人系列之六——帝京古建筑彩画调研团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言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是世界瞩目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各类民间志愿人士已迅速形成自下而上的行动力量,加入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中,从而改变了以往过度依赖政府力量、以物质环境提升为核心内容的简单模式,逐步成为内涵丰富、影响广泛的“文化-空间”现象,使城市更新中社会治理的成本更低、动力更可持续。

 

“四名汇智计划”作为2017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热点项目,是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中心与名城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的名城保护行动支持计划,旨在支持自下而上的名城保护活动,培育社会力量、推动共识建立、助力名城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乡愁北京-四名汇智研究组”2018年1月起陆续与四名汇智计划的十余支团队深度访谈,旨在深入了解社会民间志愿团体的基本情况、在四名汇智计划中的参与以及对四名汇智计划的反馈意见及建议等,希望探索把握这一新生社会现象的内生逻辑及实际发展状态,并推动社会民间志愿团体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参与中的深层次发展。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兴趣与专业集于一身,致力于古建筑彩画研究的团队——帝京古建筑彩画调研团队。


采访对象

帝京古建筑彩画调研团队

由彩画专业研究人员与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团队,以走访拍照的形式记录北京市古建筑彩画的现状,以文字记录的形式记录各文物建筑彩画的整体布局、纹饰等信息,绘制各建筑群彩画等级分布图,查找相关建筑修缮档案,力求对北京市现有建筑彩画做详尽的调查与真实的记录


他们去过了大大小小的寺庙,寻找着彩画的痕迹。他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行业,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彩画的价值。为此,他们也由最开始的单纯研究慢慢转变为研究加讲座的形式,力图向大众传播更多彩画知识,做好彩画的普及工作

故宫彩画讲解现场合影


受访嘉宾:曹振伟



帝京古建筑彩画调研团队创立人之一

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



访谈内容


1

 

关于“帝京古建筑彩画”


彩画中的生肖(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团队是怎么组建的?有哪些成员?

 

开始的时候没有团队,公众号也是一个人在做,大家都是一群好朋友,考察的时候大家相约一起去。原来没有正式的团队名称,正好借“四名”这个项目,大家组成一个团队。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开始跑各大寺庙,自己也参加过其他的一些小团队。比如北京坟地协会、斯飞古建筑群。我们团队的黑龙先生就是北京坟地协会的,他是老照片方面的专家。熊炜是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他没有参加什么团队。因为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做相关工作的,所以平时去正在施工的一些古建修缮工地都很方便。

 


团队想做什么?

 

从大众中挑出一部分能做专业事的人,想培养一个更大的团队,把北京这些彩画全部记录下来。这个专业就是太缺人了,但真正本科学这个又很难有出路,特别矛盾,就只能一点点培养。我现在38岁,再干10年。培养一个小团队,到50之前前景还是挺好的。而且这个行业,过30年基本彩画的寿命就到了,你就又得重新做一次修缮设计。人的传承也是往下走的。

 


部分彩画知识讲解示意图



团队是有招募扩大的打算吗?

 

有这样的想法,建了一个微信群,实际上主要是看大家谁有时间谁感兴趣,大概选一些人。招募也不是很固定,像这种网上招募,如果观察的时间不久一点,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就离开了。没有门槛,门槛就是第一兴趣、第二时间。因为这也挺耗时间的,我的节假日基本就都在各大寺庙,现在就是一个总结积累的过程。

 


团队目前是怎么做的呢?

 

项目中后期多做一些讲座,上次在帝王庙那个讲座就挺受欢迎的,我们本来想着20人,结果去了将近五十人,还是挺感动的。我现在主要是讲断代为主,教大家看见一个彩画之后,怎么能知道它所处的时期,就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那一种。而不像其他一些讲座,可能你听完了,感觉很高大上,但是无法应用到实际中。有一些讲座是偏故事性的,我这个可能偏技术性吧。彩画这个行业特别封闭,我想把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知识推给大家,让大家可以用上,可以分辨彩画哪个对哪个错,大概是什么时期的因为帝王庙那个活动办的还算成功,后来也受邀去石景山文物委员会做了讲座,下一步准备去东岳庙、先农坛等地,大家感兴趣的都可以来听。




2017年9月2日,“帝京古建筑彩画”调研团队与“爱北京至北京话”团队共同在北京市历代帝王庙博物馆组织了《明清皇家旋子彩画断代——以历代帝王庙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形式以现场实地考察讲解为主。


一些成果也会通过微信、微博推送,微信、微博是同时发的,微博比微信宣传的范围大一些,我现在微博有17万粉丝,记得最多的文章是有70万阅读量,这是纯粹靠自己的,也挺难得的。但是微信公众号范围就小了,主要关注的人都是周围感兴趣的朋友,最多的也就2000左右阅读量,因为这个专业圈子毕竟比较小。而且我之前最开始写的主要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因为你想做宣传首先你得在自己圈里头打出影响力,你写的东西至少业内人看完觉得挺有收获的。


每周日我都会在微信群里都做一次彩画讲座,现在有一本书,大家就买纸质版或者下载电子版的,所有彩画都讲一遍。每次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有时候周日没时间就改时间,主要是在群里讲解再到现场讲这两个手段

 



微信群线上分享及讲解




2

 

古建筑彩画的小众与大众


大家听完线上讲座的反馈怎么样?

 

微信群里面三百多人水平不太一样,有的可能听完觉得收获很大,有的就会觉得有些茫然。但我跟他们说没关系,你感兴趣的话把资料留下来,我会重复讲。所有的都讲完大概也得三四个月。而且我讲的内容都以实物出发,每说一句话就要去验证对错。把所有的例子摆在面前再讲道理,大家就更容易接受。但如果有些例子实在不好讲,我就只能是灌输性的。

 


感觉现在关注彩画行业的人还不是很多。

 

这个行业太封闭了,而且如果本科学这个,也不容易找到工作,后面也很难坚持。我现在主要是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


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价值所在。我们有次去门头沟,有一个破庙,大修的时候把木构放在地上,赶上下雨,施工方用塑料布遮盖挡雨,但放木构的地方地势较低,所以木构全被水泡了。这些木构上绘有四个时期的彩画,最早的是明初的,可以看出是正统以前的,还有嘉靖时期的,清朝的彩画也有两层,怀疑清代彩画是山西过来的煤商后来修缮的。木构架晾干了还可以再搭上去,但是彩画后来再去拍就没有了。这种现象特别多,很多人不知道彩画的价值在哪,可能不注意就毁掉了。


现在古建筑彩画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健全,有很多错漏。比如最近准备去智化寺讲明代彩画,明代灰色彩画,钟鼓楼那里,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理论,我学习的内容也是这些。灰色彩画都以为只有黑和灰,没有青和绿,但其实拿显微镜看的话,全是青和绿。因为钟鼓楼历史太久了,窗户一破,风吹雨打,颜色都掉了,只剩下一些黑色留在上边。但这个理论还是一代代传下来了,因为我看的比较多,就会跟之前的理论有些不同的观点。


所以我们把这个理论体系这几年赶紧出本专著完善一些。之前零几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觉得不太完善,就不停的在改,毕竟年轻,把身体锻炼好了,多出点成果。


 


2017年11月24日,作为“西山文化讲坛”的收官之作,由曹振伟老师主讲的“古建中的彩绘”讲座在显应寺(石景山区文物研究所会议厅)举行。



3

 

参与「四名」汇智计划


当初是怎么了解到四名汇智计划的呢?

 

也是从网上了解到的,通过它的一些宣传但当时不太了解,以为是做课题。慢慢的借助这个形式做了一些宣传工作,看看怎么能跟大众接触。

 


您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调研,最有价值的彩画都在天花上面,看不到除非有修缮,,才有机会看。像室内的恭王府,观众能看到的、该看的、我们也只能看到这些,其他的不开放的就看不到。去到一些寺庙的时候,就趁中午人家交接班吃饭的时候去,能偷拍一些。我们这次去的东城的锣鼓巷那边有一个建筑,说是明代正统的,清代又修过。这次我们就趁它修房子的时候拿梯子爬到房顶上看,看出来是明代正统时期的彩画原迹。目前北京市除了这处正统的彩画,其余就是智化寺和法海寺,还是很珍贵的。但是人家把砖砌成墙之后你就再也没机会上去了。好多机会都稍纵即逝的。这两年跑郊区跑得也比较多,这些年北京市内修的也比较多,我们就借着各个工程项目,联系一些圈内人士,去一些现场看一看。

 

团队在承恩寺、福祥寺等北京各大小寺庙进行现场踏勘、讲解


那参加“四名汇智”这个项目,它给您提供的是哪些支持呢?还需要哪些帮助?

 

主要就是场地资金支持,我们是以宣传讲解为主。之前这么多年没有“四名”我们也在做,现在四名又提供场地又提供资金,并且在媒体上也有宣传,也和西城区名城委合作,对我们是很好的一个帮助。

平台和资源比金钱更重要,我有的时候常会无偿做一些工作,因为错过这个机会这些资料可能就没有了。现在就是倾向于去有古建筑的地方做讲座,而不光是在一个室内场所,那样效果就没有实地的好。希望四名在平台资源方面能够提供帮助。

 



4

 

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团队未来的发展期望是怎样的,比如是专业性更强还是更大众化?

 

之前是觉得专业性强一点,后来就觉得先从大众化开始。因为我很多的信息都是从大众化的爱好者那得来的,比如去昌平看寺庙的话,就要先看网上相关网友的经验。但是专业性还是必须有的,因为你要做一个对历史有价值的事,一定要专业严谨,不能乱说胡适不是说过: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千万不能乱说。不能信口开河,太娱乐了也不好,该严肃的事一定要严肃。

 


采访现场



研究过的一幅幅彩画,办过的一场场讲座,里面都包含了他们对这个领域的热爱。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惜牺牲自己的闲暇时间去研究与宣传。他们所需要的,是专业的能力以及足够的热爱,而在名城保护中所需要的,正是他们这样的人才。我们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加入名城保护的事业中,我们也相信他们会呈现出更多的成果带给大众。


感谢“四名”汇智计划理事会全体成员的支持


欢迎关注

焕彩明清河豚毒&西城名城保护&北林园林乡愁实践团

采访|高宇虹 柯雯洁

摄影|康文儒

采访稿整理|高宇虹 柯雯洁 康文儒

推送制作|高宇虹 柯雯洁 康文儒

图片来源|康文儒 曹振伟 微信公众号@焕彩明清河豚毒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