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高校基建 | 燕园建筑——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优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唯一的全国高校基建微信平台,

欢迎分享、推荐给高校基建处的同志们!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圆毗邻。燕园既有着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着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

       其中燕园文物则是北大历史的见证,真实记录了燕大、北大初创、发展的历程,甚至是远在明清两朝时代名人雅士、王公贵族的生活,是北大不可缺失的历史财富。赶紧去领略燕园之美吧。

 

一、西门附近

 

西校门

      西校门为北京大学的正门,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点位置,是进入北大领略风光的最佳入口。,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

 

办公楼

      从西门进入,正对着就是办公楼。办公楼的设计别具匠心。它体量高大,歇山式加庑殿的屋顶式样与众不同。对称建筑布局,加上灰色大屋顶,红色柱子,白色粉墙,蓝绿色调为主的斗拱彩画,形成了古朴高雅的色调,庄重而宁静的气氛,使人感到这里既不是皇家园林,也不是殿堂庙宇,而是古老的中国书院。

 

华表、丹墀、石麒麟

华表

       办公楼的草坪上有两座汉白玉的华表,通高约8米,柱身刻有云彩和姿态各异的蟠龙。这两座原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

      ,左右是两座石麒麟。

丹墀

       原为安佑宫前龙云丹陛台阶石,今有一块在北京大学西校门内办公楼前,一块在颐和园东宫门入口上。

石麒麟

       原位于圆明园里,为圆明园安佑宫前的守护神,也是圆明园遗留文物之一。

 

外文楼、大雅堂

       两楼在办工楼两边。北边的是外文楼,南边为大雅堂。两楼相对而立,气势宏伟,与办公楼的风格一致,庄严敦厚,均为燕园早期建筑。

      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艺术博物馆南门外立着一座汉白玉制的日晷。通体高近3米,碑身刻有篆字碑文,东西南北四面的碑文分别为:“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俯以察于地理” 、“仰以观于天文”。此日晷原位于马神庙公主府北大理科校区的荷花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移至现赛万提斯像东侧草坪内,1992年移至赛克勒博物馆南侧。

 


      纪念碑位于西校门南边草坪处。碑正面碑文系冯友兰先生撰写,先生篆刻、罗庸先生书丹,号称“现代三绝”。。。


 

二、未名湖周边


 

      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湖光塔影,刚柔并济。标志性的博雅塔外,未名湖周边还有其他非常多的文物,种类丰富,价值重大,建筑、石碑、名人像等等都有涉及。

 

博雅塔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东门轴线的尽端,地处校园教学区的枢纽位置。图书馆现由新馆与老馆两部分组成,其中老馆(西楼)建于1975年,在当时为全国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大学图书馆。新馆(东楼)建成于19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位于承载了很多北大人回忆的老馆东门外大草坪,设计师由燕京大学校友、清华大学的关肇邺院士担任。新馆总体色调为灰色,由一个仿唐代的歇山大屋顶的六层主体建筑和左右两个四角攒尖顶的配殿组成,并配以富有古典韵味的窗棂和灯具,体现出北京大学应有的厚重感和典雅之美。2005年,老馆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阳光大厅和随处可见的休憩空间使老馆在空间感受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新旧馆相连,总面积接近53000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4000 余个,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花神庙


      花神庙也称慈济寺,位于未名湖西南湖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末毁于大火,重修的庙门是花神庙仅存的建筑。

 

石舫、翻尾石鱼


石舫,又称不系舟

       位于湖心岛的东侧。为和珅仿颐和园之“清晏舫”所建。石舫立有四条石屏,并刻有诗文。

翻尾石鱼

      未名湖西岸附近有一尊白色石鱼雕像,身雕鳞片,翻尾翘首,张口朝天,宛若真正的鱼儿跃出水面,远远望去,像是将博雅塔影含在口中。

      翻尾石鱼为圆明园中长春园“谐奇趣”中遗物,造型奇特,身雕鳞状花纹、张口朝天属于西洋石刻艺术。1860年圆明园被焚毁后,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来被朗润园的主人载涛买下运到朗润园并在园中放置多年。根据《平西报》《燕京新闻》记载,石鱼在朗润园里放置多年,燕京大学1930班学生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安置在未名湖畔。

 

其他建筑

德才均备斋

      位于未名湖北岸,四斋风格统一,体量雄浑,气势开敞,古香古色,整体给人典雅和高贵的感受。“德才兼备体健全”不仅透露出当时的人才标准,也透露出北大教育者的眼光与期望。

体斋健斋

      位于德才均备四斋的东面,体斋小巧玲珑,健斋紧挨着体斋,比体斋高大、雄浑有力,在两斋之间有一个回廊和台阶,使两者更显得亲密无间。

第一体育馆

      位于未名湖东岸。古朴端正,于山石林木之后,露出端庄秀丽、错落有致的灰色庞殿顶和红柱粉墙、蓝绿彩画的比赛大厅的建筑立面。与湖光塔影浑为一体,使得湖区的园林空间更加完美。

钟亭

       钟亭位于未名湖西南角的山峦上。是一座小小的六角亭。它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翻尾石鱼。亭内大钟原为颐和园遗物,钟体古色古香,下段铸成八瓣荷花状。1929年,钟亭之钟正式成为燕京大学校钟。


 

三、红楼以北

 

校景亭


      位于红楼北边的土山上。为大式重檐四角方亭,亭式简朴大方,是昔日鸣鹤园中最大的亭子。四周假山叠置,树木阴翳,亭子掩映其中,很有古园林建筑中“藏”的味道。亭内上方绘了十二幅燕园校景(下图是其中三幅),景优画美,色彩明艳。亭子正对红湖,可居高远眺,在此处小憩,异常享受。

 

鸣鹤园

       在校景亭的西边不远处。这里是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原来和镜春园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被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嘉庆七年又划分成西部的鸣鹤园和东部的镜春园,鸣鹤园遂被赐予惠亲王绵愉,1860年被毁。1992年,在吉尔•赛克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北京大学修复了鸣鹤园。

 

镜春园

      校景亭东边,靠近未名湖。曾是春熙园的一部分,嘉庆七年春熙园的东部改为镜春园,被赐予了庄静公主。1860年时同鸣鹤园一起被毁。2006年北大做出了修缮古园的决定。园子修复得很成功,僻静幽美、林径小道蜿蜒其中,不时可见低矮的红顶灰瓦的建筑,愉悦身心,放慢生活。

 

朗润园



       位于校园的东北角。北与圆明园相对望,南与未名湖相呼应。原名“春和园”,道光末年,赐给奕始称朗润园。载涛对保护园中文物做出了巨大贡献。园子今保存基本完整。四周环水,整体风格大气端庄,明亮润泽。园中石碑上“朗润园”三字即季羡林所题。


 

四、燕园之南

 

静园

静园内景

       位于图书馆西边,静园草坪两侧的建筑。是由六处三合院落组成。这六座庭院跟燕园里别的风格特征有所不同,精巧玲珑,幽静典雅,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像是古代富贵人家千金小姐的绣楼。一至六院的布局也别具匠心,它们与二体构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文物布局,而又分布在燕园南北次轴线的两侧。

      六院从整体上看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房间均为木制结构,雕梁画壁,古色古香;各有精巧灰顶红色小门楼一座,由灰色石砌虎皮矮墙联成一体。每座院门都有紫藤萝花架,每年5月,紫花缀满门楼,颇为典雅幽美。这是大同之处。但如果进入庭院中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座庭院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内部结构多不相同,每座文物的门窗不仅形态各异,而且花色不同,展现出我国传统的木工雕刻艺术的丰富多彩。这似乎也体现了“同中有异”的美学风范,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感。

 

第二体育馆

      位于静园的正南方。与静园六院构成品字形文物布局。建筑宽厚雄伟,具有中国古典艺术之美。系米兰鲍埃夫妇于1927年捐献的9万美元所建成。

 

燕南园

       位于静园南边。燕南园共17栋建筑,以“洋式”为主,形态各异,多为两层小楼,附带一个小花园。室内装饰也具典型的西洋风格。在燕南园居住过的学者,基本都是学界泰斗,比如历史学家洪业、向达、,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汤用彤、冯定,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等。燕南园也因名家荟萃而闻名于世。所以在北大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住过燕南园的不一定是大师,但是大师一定住在燕南园。”

 

花神庙碑

      位于燕南园南上坡西边入口处。又称莳花碑,碑的形制与杭爱碑相类,两块碑的碑文大同小异,正面是进献给花神的祈祷词,背面是进献人的名字。立碑的时间分别是乾隆十年和乾隆二十年。

       这两块碑传说是为祈求圆明园内“吐艳扬芬,四时不绝”而进献给花神的。

内容来源: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 文物保护办公室

整理编辑:高校基建

转载请注明

高校基建

ID:CCEI-UIC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
《建筑经济》杂志社
联合主办
首个面向“全国高校基建管理者”的服务
平台,了解高校基建发展趋势、政策前沿、建设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微门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