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篇名为《国庆海南这35个村庄值得去 东方四更镇旦场村上榜》的文章。我就被这个村子深深地吸引,于是开启了一段旦场村的旅行。
作者:谭麟东 编辑:小琴台
昌化江是海南岛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黎母山林区,横穿海南中西部,河流出海口呈喇叭形,即今昌化镇和四更镇之间。
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昌化河流出海口地区曾经是个物产丰饶、人口密集、经贸发达、人文荟萃的地方。
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海南岛实行环岛建置,置十六县,按“外流水系”的分布在昌化河流出海口的北岸置至来县,即今昌化镇旧县村。隋炀帝大业三年在此设置吉安、昌化二县,开创“昌化水系”历史上人文最为鼎盛的时期。
隋大业六年,昌化县治迁至“二水洲中”,即今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旦场村是个洲渚,位于昌化河流出海口两水包夹的地方,因此旧志叫做“二水洲中”。
旧时县治迁址与人们迁居一样,不断在寻找宜居的地方。旦场村曾经是个县治所在地,与琼海乐会古城的“乐城岛”比较相似,洲渚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屏障,好比一个天然城池,节省工料。不过好景不长,在这样一个连年洪涝灾害不断的地方,昌化县治最终迁离。
旦场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据说,南宋末年,文天祥后人走上逃亡之路,在老家江西吉安有一支文氏后人逃到了昌化江,到了旦场村这个无路可去的避世而居的世外桃源。因此旦场村也可以称作是“文家庄”。
如今旦场村还没有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前些年刚刚建好的三米宽的涵管路面,被洪水冲毁了,导致村民出去购买商品、上学、就医等通行不便。
据村民们介绍,1939年农历9月23日,,坚决不领“良民证”,造成当时震惊海南的“9.23”惨案,93人遇难。去年,刚刚筹建了“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见图水位杆左侧)。
东方·旦场村
旦场村位于东方市四更镇,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花生、玉米及捕鱼、编织的收入为生。该村四面环水,从高空往下看犹如一个小岛,该村地形宛若鸡蛋状,可以说是一个世外桃源,在村里白天可以自己动手到清澈的河里,蓝蓝的大海中捕抓多种海鲜,然后在美美的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绿地沙滩广阔晚上可在此做多项活动,如沙滩排球、烧烤等。
没看够?快来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