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蓝色“百分地理”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
鉴于很多老师关注本平台的时间较晚,前期更新的考点无法查阅,所以这里将前期更新的考点重新发送一遍,希望关注较早的老师能够理解为盼。由于工作量巨大,我们无法一次更新,为了更及时的掌握我们的更新信息,请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baifendili。本套资料为免费资料,欢迎转发到朋友圈!但任何人不允许传播到博客、百度文库和其他网站!本套资料解析和地图部分除了我们自己制作的之外,还有收集的,无法一一注明相关老师信息,这里一并表达诚挚的敬意!
本套资料的目标是让每位地理老师和文科学生都关注、都拥有,您的转发是我们不断更新的动力,转发越快,关注越多,我们更新的会越快!欢迎加入高考地理资料分享QQ群 120993486(教师群),学生群,群号:178155821,群共享有大量地理教与学资料。
[2014·天津卷]读图2,回答3~4题。
图2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1.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答案:D [解析]根据风向的判断规律,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以判断,5月6日14时,北京吹东南风,5月7日02时,北京吹东北风,故D项正确。台北在5月6日14时吹东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东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上海在5月6日14时吹偏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偏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首尔在5月6日14时吹西南风,5月7日02时吹偏南风,风向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
2.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项正确。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C项错误。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图4
3.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B [解析]甲地南侧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因此风向为西南风。
4.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C [解析]乙地纬度高于甲地,因此乙地应为冷气团,甲地为暖气团,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5.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答案:D [解析]甲、乙两地日出时间相同,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因此节气应为春分或秋分。此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日落时的地方时为18时;此日昼夜等长。
6.(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图11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
图11
答案:A
7.(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郊区人口减少 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答案】BC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郊区人口也在增加,城市消耗能源增加,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单位面积增发耗热减少,从而导致市区气温升高,即选BC,城乡局地环流增强则有利于条件市区气温,使得市区最高气温降低,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8.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答案】D
【解析】此图为常见的降水类型之一,湿润空气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9.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答案】C
【解析】海陆间循环方向与图中方向正方相反,排除A;海上内循环不涉及陆地,排除B;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C项。
10.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男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答案】A
【解析】从气温向南降低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等温线陆地向北凸、海洋向南凸,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应为南半球的冬季。故A项正确。
1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基础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C.②④
【答案】C
【解析】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正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即使没有地球白转也是这样,故③正确,选C。
(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6~8题。
1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答案】A
【解析】PM>PN,水平气压力应垂直等压线,有高压指向低压,因此⑤为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偏右,如果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⑦,近地面又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⑥。
13.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答案】C
【解析】高空等高面,PM<PN,气压梯度力为①,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南北半球不同,受地转偏向力不同,因此答案为③或⑦。
14.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D
【解析】近地面空气受水平气压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作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应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成180°角。
1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答案】D
【解析】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温差增大,气压梯度力也增大,风速加大,同时风向不断向左偏转(顺时针方向偏转)。
1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水汽压高低可以反映水汽含量的多少。图6是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等值线数值自外向内减小.
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 B.城市地面蒸发能力弱
C.城市地面可供蒸发的水分少 D.气旋过境
【答案】C
【解析】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少。
1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环境状况。由于“热岛效应”导致市区上升气流强,多降水。城区绿地面积扩大和凝结核(尘埃)多也是城区降水量多的原因,但不能算作主要因素。
18.(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39)下图为“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5℃天数”图。据图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区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可达 天以上。
【答案】8
【解析】
19.(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40)城市绿地对城市气候的调节起积极的作用。据报道:上海市中心某大型绿地吸收热量的功率约为6930千瓦,相当于用下表所示型号的空调机 台同时工作吸收的热量。所以,大型绿地能有效减缓城市的“ ”效应。
额定制冷量(吸热) | 3300W |
额定制热量(放热) | 3700W |
额定电流 | 6.2A |
额定电压 | 220V |
【答案】2100台 热岛
【解析】
20.(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京皖蒙卷(旧课程),40)北京从一个古老的都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2008年的奥运会也将在这里举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明两代都曾在北京建都,请指出A、B两图各是哪一朝代的城区图,并据图说明影响都城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在都市中发挥的功能。
(2)元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漕运。请回答其原因和具体措施。
(3)近二十年来,北京大气质量较差。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4)试分析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
(1)A为元大都,B为明朝北京城。
主要自然因素是水。
城市供水,水运交通。
(2)元大都人口众多,需要南粮北调。
先后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并与南方原有的运河相接,漕运自杭州直达大都。
(3)生产生活排污、城市建设扬尘及汽车尾气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较多;城市上空气温高于地面气温,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逆温),污染物汇集于近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
(4)①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北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②改善北京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拉动内需,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解析】
21.(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南半球中纬某地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F1、F2、和F3.
(2)回答:
F1是 力,它与 的方向 。
F2是 力,它与 的方向 。
F3是 力,它与 的方向 。
F1、F2、F3三种力的合力为 。
答案:本题4分
(1)2分。答案如图,每个箭头只要方向正确,即得0.5分。
(2)2分。三个力的名称正确且与图相符,答对一个得0.5分。
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 垂直;
地转偏向 空气运动(V) 垂直;
摩擦 空气运动(V) 相反;
0 (0.5分)
22.(1992年高考地理试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在图中虚线两侧画出有摩擦力时空气水平匀速运动方向。
(2)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空气作水平匀速运动时,主要受 力和 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是 、
,这时空气运动的方向大致 。
(3)在图中虚线附近,将可能出现 锋,当它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 天气。
答案:本题5分
(1)方向见图,每侧0.5分。(2)、(3)小题每格0.5分。
(2)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等压线平行
(3)冷;较大的风、云层增厚、雨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如何关注 |
一家专注于高中地理教师、高一及高二高三文科学生(家长)的微信平台,给大家提供最好的高中地理教与学和高考备考资料,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一定要马上关注呀!关注的方法:长按下面的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或者微信搜索baifendili公众号进行关注。 |
长按上方二维码加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