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小寒<读好文>丨当腊八撞上小寒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农历腊月初八

宜:馀事勿取,平治道涂

忌:移徙,入宅,栽种,掘井,开池,造庙,针灸


<  今日小寒  >

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

对于神州大地而言,

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小寒三候听起来都和禽类有莫大联系,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巧的是,今年的小寒遇上了腊八节,

显得今天十分特殊。

记得去年,我们刨根问底了腊八节的由来,

了解了释迦摩尼的典故,那么今天,

小寒与腊八这两个和美食离不开的日子,

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吃。



古时,人们认为人的五脏六腑、

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

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

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切忌反其道而行之。

于是讲究顺时养生,

根据时令气候进行相应食补,小寒也不例外。



南京:食菜饭

小寒时老南京人习惯煮菜饭食用,

菜饭内容根据个人喜好又分为不同种类。

一般来说主要食材有:

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板鸭丁,加入生姜粒,

与糯米一块细火慢煮。


江浙人爱吃的咸肉菜饭


此时不论哪家,推开雾朦朦的大门,

扑面而来的香气仿佛给鼻腔伴上椒麻,

活了红油,就着糖醋,淌下蒜泥⋯⋯

逼的人使劲咽下口水。


广东:食糯米饭

广东人很重视食疗,小寒正是隆冬之际,

不少人肾气弱,气血虚,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

在广东小寒流行食用糯米饭,

糯米中也可加入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

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与饭同食。

有些地方还有加入海鲜的做法,

这样的糯米饭更加诱人鲜香。


海鲜糯米饭


腊味融入糯米,蒸制熟透之后,

勾人的香就爆了出来,

深吸一口嘴里像是已嚼了几片油滋滋的腊肉,

止不住地活动着腮帮子。

糯米的松软加上花生米的香脆,

配上葱香,味之鲜美无与伦比。


 


当我们开始跟着节气饮食的时候,

我们不禁会问,二十四节气到底准不准?


24节气不仅在天文上做了精准的角度划分,

还加入了其它信息,

比如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这是气象信息;

而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这是物候信息。

这让24节气的准确性,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黄河流域的温带季风气候


24节气原产于黄河流域,

以这一纬度带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基础。

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资源多样,

在中原以外的大片区域,

如新疆内蒙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云贵两广和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藏的高原山地气候、

海南和云南广西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

肯定是无法套用到24节气中的。


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


比如立春,意为春季开始,在每年的2月3-5日。

从气候学角度来说,

把冬季后5天滑动平均气温值≥10℃的第一天,

作为春季开始。

从这个标准来说,黑龙江一般在5月初入春,

华北平原一般在4月,江浙一般在3月上旬,

福建更早,要是在青藏高原北部,

全年无春都有可能,跟立春节气差十万八千里。



即使只考虑黄河流域,每年的气候差异也很大。

就说北京,在2002年,3月9日就入春了;

但在2009年,4月2日才入春,前后可以差二十多天,

显然跟立春节气也对不上。


再比如大暑,意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在每年的7月22-24日。

大暑时,如果出现降雨,那高温天气可能得到缓解;

大暑之后,如果副热带高压来袭,

天气晴朗、阳光暴晒,可能比大暑时候还热。

所以大暑也未必是最热的时候。



你也许要说了:我去,你可真无聊,

要这么对应当然不准了!人家24节气只是说个大概嘛!



说得太对了!

如果只是说个大概的话,那至少在黄河流域,

24节气还是能够反映出天气变化趋势的。

比如雨水节气,从多年气候平均状况来看,

我国黄河流域在这一天后,降雨总体上将呈现增多的趋势。



最后要强调的是,24节气诞生于春秋,

西汉就已经完整收录入历法。

古人在几乎没有任何气象观测仪器的时代,

仅凭肉眼观察、身体感受和分析思考,

就归纳总结出这样一套简练优美的规律,

道尽寒来暑往、四季更迭。

还有那些富有诗意的名称:

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白露……

更是意境悠远,美得让人心尖儿打颤。


下期我们聊聊

阴历、阳历、农历,你能分清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