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柱础|古建中不起眼的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淮南子 · 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伏岑掘,兔丝死。”“柱础”一词最早便来源于此。在雀替、斗拱、神兽、墀头、悬鱼惹草等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中,柱础应该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了。即便如此,它仍然在房屋的稳固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柱础之产生


柱础,俗称磉[sǎng]盘,或柱础石,通常为坚硬石头做成,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它是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zhì],三曰舄[xì],四曰踬[zhì],五曰磩[ zhú ],六曰磉,今谓之石碇[dìng]。按照四川的方言,它叫石墩子。

 


最早的柱子是直接“种”于地下的,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

 

后来,人们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子的腐蚀或碰损。

 

再后来,人们又在础石上安装柱座,在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以求美观。便有了如今的“柱础”。

 

为了坚固耐用并隔断湿气,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早期亦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今鹿港三山国王庙还保留二个木制的柱础。石柱础最早出现在一万四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据说,在当时房屋的遗址中,人们就发现室内的木柱下面垫有扁平的砾石。这就是最早的石柱础原型。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安阳出土的殷商时期房屋遗址发掘的天然卵石,“当系我国最古础石之遗例”。

 



柱础之作用

 

柱础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一是用础石隔潮。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便在柱脚上添加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

 

二是将柱子承受的力通过柱础传递到基座上去,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人们日常所说的“柱础”,主要包括“踬”和“础”两部分,房柱、踬和础三者在垂直角度上为从上至下的顺序。础,是柱础下层用于承受压力的部分;踬,则为放置在础与房柱之间,其主要用来隔断毛细现象向房柱渗入湿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更换。

 


 

柱础之发展历程

 

柱础因功能需要而出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在样式及形制上都有了变化,增加了视觉效应与艺术美感。

 

汉代柱础有类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样式极为简朴。

 

六朝之后,受艺术的影响,中国建筑与艺术开始融合。覆盆式已相当普遍,又有了人物、狮兽、莲瓣样式的柱础。

 

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的北魏司马金龙墓的石雕柱础,堪称北魏石刻艺术的精品。柱础通高16.5厘米,底座方32厘米,柱孔直径7厘米。柱础造型上圆下方,契合了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圆形覆盆雕刻精美,群山之间蛟龙穿行,盛开的莲花中雕出立柱插孔。下部方形底座,绘有大量忍冬纹、伎乐,将中的莲花和中西亚的忍冬融合一体,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

 

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但莲瓣较六朝初期的略为肥短。

 


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营造法式》中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柱础凋饰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但宋代有“非宫室寺观,毋得凋镂柱础”的规例,所以柱础雕刻发展着重在宫室及寺庙方面。

 


至元代,因受民族性格影响,这时期的柱础喜用简洁的素覆盆,不加凋饰。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凋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形制除上述外还有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多种。凋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母题,或以百狮飞鹤为主体,结合宗教装饰图案及花鸟虫等。一些神话传说等故事也被雕刻其中。雕刻手法上善于把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与圆雕相结合,集装饰性与写实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工匠之技艺。凋饰华丽,凋工精巧,但偶尔稍显繁琐之感。

 



柱础之形制

 

纵观柱础发展历程,其形制可大致分为覆盆式、覆斗式、鼓式、基座式、复合式(四种形式的组合)。

 

覆盆式:整体形制有如一个倒扣在地上的盆,下口大,上口小,根据其上是否有雕刻装饰,又分为素面和凋饰两种。▼

 


覆斗式:像一个倒扣在地上的“斗”(量米器具)。 覆斗式柱础中有一种形制特别的几型柱础,它是在覆斗式的基础上,通过雕刻使柱础成为一种具有四条腿的“几”,并在几的每条腿和两腿之间雕刻植物、动物。▼

 


鼓式:整个柱础形如一只大鼓,鼓身上多满布凋饰。▼

 


基座式:较为常见的一种柱础形制,多用须弥座,座的上下有枋,中段为收缩进去的束腰,整体造型端庄。▼

 


复合式:以上四种形式的组合。这一形制的柱础应用广泛。▼

 



柱础之纹饰

 

柱础的纹饰也五花八门。宗教建筑多为莲瓣、云水,表达了佛心的洁净和超脱;皇家建筑则以行龙、飞凤为主,符合了皇家的美好愿望;民间建筑的内容则无所不包,花草禽兽、诗琴书画、渔樵耕读……多彩多样。

 

莲瓣纹饰


植物花草纹饰柱础

 

动物造型及图案纹饰的柱础

 

四川成都市大邑县白岩寺中的龟型柱础

 

如意云纹等吉祥纹饰的柱础

 

柱础的出现要比柱晚大约五千年左右。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柱子的收头,使原本单调的柱身有了依托和修饰,成为了集功能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的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构件,一种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架结构的房屋占了绝大多数,屋柱是木架房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凡是房屋柱子下,可谓柱柱皆有础石。

 


有一个词叫“屹如柱础”。柱础,是承受住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它与屋柱相辅相成,让房屋稳如磐石,百年永固。也许它最不起眼,但它有灵有气。

 





往期精彩回顾:


油纸伞 | 雨巷里那一朵盛开的花

和乐四月天 | 愿你葆有赤诚,始终年华豆蔻

不丹 | 恬然出世的美,让心灵自由呼吸

《宝塔心经》|形如宝塔状,读如梅花桩

米芾|左手疯癫,右手虔诚




 欢迎读者转发至朋友圈  

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图片、音频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学和乐”原创,转载请注明

并联系和乐人18526501116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