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读书和写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这里只说一说不用考试了,我个人读书的一点事。

可以分一二三来说。

 

读什么书?

怎么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

 

很多年不考试了,我现在只读自己有兴趣的书。

 

我读过的书之间通常是有联系的。

读一本书的时候,会从这本书里对另一本书产生兴趣,或者内容相关,或者同一个作者。有时第一次读了一个新的作者的书,他写的其它的书也想找来看一看。或者对这个作者提到的其它人的作品也想看一看。

这样的阅读习惯,我自己打个比方,叫顺藤摸瓜,比较适合吃瓜的观众朋友们。

 

比如有一次我无意中买到一本书,叫《巴盐和盐巴》,很薄很薄的一本书,讲了四川先民开采井盐的相关知识,介绍了盐井的开挖,卤水的汲取,熬煮,食盐的提取,精炼,运输和销售,以食盐为核心引起的秦楚之争等一系列历史变迁。

以这些内容为基点,可以展开一系列各种方向的拓展阅读。

 

我觉得他们开凿盐井的技术很有意思,就找了本和当时工程技术相关---巴蜀传统民居建造方面的书看了一下,知道古时四川地区民居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种建筑模式遍布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浙都有广泛的遗址分布,是古代比较广泛的建筑模式。因为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基础,相应发展了相关的木构建造技术,进而完善了榫卯为基础的木结构亭台楼阁的建造,所以,现在去这些区域旅游,经常还能偶遇到这里的木构建筑的往日辉煌。

 

这个系列读到这里,就和我的专业阅读汇合了,不用再顺着藤往下摸瓜了。

 

以前读书慢,读一本是一本。

 

如果有感兴趣的章节,再粗略浏览一下。

如果觉得对自己胃口,才从前至后仔细看一遍,遣词造句,行文章法都注意一下。

看过了,就放一放,万一觉得意犹未尽,再拿来仔细看忘不掉的那部分。

这样我完整读过的书其实不多, 不少书只限于翻一翻,不算读过。

 

读过的书,即使时间久忘记了,拿起来翻一翻,还能想起来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即使里面的大部分内容记不住了,那些精致的细节反而记得很清楚。

 

我的这种阅读习惯或许跟很多人不同,这个跟我自己读书的需求有关。

读书本来就是自己的事,不必和别人一样。

 

我日常的读书,大多在自己兴趣范围之内,也多多少少都和我想写点什么有关。

现在大家都有微博微信,写点东西已经很普遍了。

以前没微博没微信的时候,我也有日常写点什么的习惯,我记日记的习惯从初中持续到上班,后来工作忙起来,写得少了,但也没有完全断了。

后来有了微博,才彻底不写日记了。

 

我们大多数喜欢读书的人,不会成为一个作家,甚至连个诗人也不是。

我们虽然不是作家,也不是诗人,日常也有书写的需要。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书写,多好。

 

日常生活里,所见所闻所感,有所积累,就写下来。

养成习惯了,你会发现,想写的地方很多,能写下来的不多。

往往心有所感,提笔难言。甚至满腹豪言壮语,把自己都感动了,写出来,满不是那么回事,多感动人的事,写出来以后,连自己都不愿意看。

 

我开始写写的习惯,和初中时读武侠小说分不开。

掐指一算很久了,因为喜欢,后来就坚持了下来。

我喜欢的写作方式,是用简单的文字,准确记录我想写的东西。

这个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练了这么久,还差得很远。

这也慢慢成了我阅读的兴趣所在,看高手怎么三言两语,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然后觉得佩服佩服,暗地里觉得很爽。

 

把自己想说的,简简单单写出来,自己看了觉得是这个意思,给别人看了,也觉得是这个意思。

这个,其实是很有用的本事啊。

年轻时给异性青年写过信的人,大概都明白我的意思。


哈哈哈哈

 (附赠刚刚出炉的福利一张)


2016/11/23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