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获奖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项目荣获201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金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日,201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审工作日前已全部完成。本次评奖工作共计收到125个设计企业具有申报资格的项目584项。其中:居住建筑类66项,公共建筑类434项,城市设计类25项,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类41项,景观设计类18项。本次评奖的申报项目数量较多,水平较高,经评委会一致通过,最终确定金奖19名、银奖51名、入围项目79名。


我们团队原创设计的北京天桥演艺区南区公建项目(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荣获金奖。










项目落成之际,平面媒体对主创建筑师李敏茜进行了釆谈,以下为主要访谈内容。




1. 天桥所在的位置,总体来说是北京相对老旧的地区,在做设计的时候,是怎么考虑跟周边环境融合的?


我们设计团队是以文化观演建筑设计为专长,近年来也设计完成了多个规模相当的大剧院及文化中心项目。观演建筑功能独特、技术复杂、专业繁多,在设计上有一定的技术共通性;但我们更希望在设计每一个作品时发掘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设计中建立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法打造市民乐于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

北京天桥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周边环境比较独特与我们往常设计的观演建筑不同,它选址于北京城的中轴南端,地处代表着百年天桥演艺文化的城市中心区域,肩负着北京的中轴线申遗计划。该项目代表的不仅是地方性的文化设施,更是我们对建筑与城市的文化思考,设计应具备时代的责任感。

为了研究天桥地区与北京中轴线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我们设计团队通过步行体验的方式进行研究,记录及丈量了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范围,从城市的规划空间、组织模式、城市界面、到建筑风格、尺度、色彩、高度,以及建筑的历史与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对比研究,并以此作为我们设计构思的起点和依据。

我们设计的沿中轴路与市民广场的建筑界面强调庄重与空间秩序感,两侧辅路建筑界面和建筑内部空间强调活力与空间丰富性,希望通过设计保护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城市传统肌理,保持演出形式与观演场所的多样性。以老北京的撂地民间艺术营造演艺区文化综合体的表演场所;以建筑作为天桥演艺区的门户,唤起市民对传统演绎空间的回忆。







 

2.  有过几个方案,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方案?

 

老北京都有一种“戏园子”情结,无论贫富贵贱,都热衷听戏,甚至还能字正腔圆的唱上几句。古朴的木架戏台,伶人名家的精彩表演,共同构成了老北京的旧时回忆与老天桥的历史。

设计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建筑手法,经过了几轮方案比选,最后以“琉光戏影、百年瞬间”的建筑设计理念,诠释了北京天桥演艺文化。

屋顶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中轴线两侧皇城和民居的屋顶弧线。层层叠叠的琉璃屋顶是北京皇城的记忆,错落有致的灰瓦屋顶是北京民居的印象。通过对北京传统建筑屋脊和檐口线条的抽取,形成高低起伏的屋顶天际线。

通过对北京胡同牌楼,传统戏院、古老戏台的抽象表达,将“百年天桥”的繁华影像透过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以一种“立游”的方式重现。通过对传统建筑形态的抽象化,与现代的建筑形式叠加在一起,形成戏剧性的内街效果,在建筑的层面上重塑老天桥的文化氛围。









 

3. 外观的建筑设计前后经过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在哪里?

 

设计过程周期实际从2011年底开始至2015年完工。过程中最有挑战性的部分也是我们技术上最创新的部分。

首先,由于地处北京中轴线,毗邻天坛公园,用地条件十分紧张。同时,城市规划上有严格的限高要求,这对我们的设计团队带来巨大的挑战。项目一共设计了四个剧场,包括1600座大剧场、1000座中剧场、400座小剧场、300座多功能厅。复杂的观演建筑功能性要求与困难的用地条件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对设计的专业性要求极高。为了满足城市整体的的天际线及日照要求,我们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与舞台工艺设计单位德国昆克公司进行了长时间的磨合和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与舞台结构相结合的形式,以有限的净高条件满足了舞台设计的要求。

再者,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1600座大剧场为国内首个以音乐剧演出为主要演出形式的剧场。其舞台设计条件为了满足世界著名的音乐剧巡演团队演出需求而定制式打造。在外国音乐剧专家及国内剧院专家的建议下,根据剧场定位的要求,对舞台及观众厅进行了量身的设计。2015年11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大剧场举行了隆重的首演仪式,上演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誉。

其次,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我们希望以现代建筑手法传承北京地域建筑文化。屋顶采用灰色钛锌板对北京传统建筑檐口的形象进行抽象提炼,立面米黄色石材仿照传统民居以“砖墙”的建筑形式砌筑。通过富有节奏感,渐变灵动的砌筑方式与厚重的材质进行对比,捕捉灵动的光影瞬间,以动感的肌理与建筑形成互动的城市公共文化艺术空间。这种构造方式也是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独创的。

 









 



4. 就建筑量级而言(面积、位置、功能性),天桥艺术中心在全中国范围内算是什么量级的剧院建筑?

 

业内有一种说法:建剧院难,经营剧院更难。单一形式的剧场已经不能满足各类型演出的需求,单一功能的建筑更不能达到城市共享的综合性目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建造和运营模式区别于国内剧院传统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现代模式。我们通过对剧院配套设施的整合打造演艺综合体,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观演建筑集群,搭建一个市民共享的城市文化平台。

天桥艺术中心分设1600座大剧场、1000座中剧场、400座小剧场、300座多功能厅等4个核心艺术剧场。高效的观众厅群空间序列,以公共大厅、天桥文化内街相互连接与共享。配套有天桥文化内街、下沉广场以小型艺术博物馆、艺术文化商业等剧院服务设施,在满足剧院主体配套需求的同时,可有效引入商业人流。为了有效提高非表演时段剧院附属用房的使用效率,我们也采用按功能、时段,局部使用的手段来节约运营成本。













 

5. 建成之后,天桥艺术中心可能会对周边的商业、人文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是以开放、参与互动的新理念新形象,增强其亲和力和吸引力,摆脱传统剧场相对封闭,高高在上的冷漠感觉。我们希望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设计成一个市民们喜闻乐见的城市公共空间。天桥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展示方式,融入到建筑的细部中。剧院不仅仅是演出场所,更是一系列城市体验的催化剂,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平台。

建筑内部是大型文艺表演场所,建筑外部是市民共同演绎生活艺术的舞台;建筑通过灰空间、沿街的小尺度室外空间设计,为街区市民提供了一个体验文化的休闲场所,引入天桥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建筑引入城市文化活力。

 






业主单位

北京天桥盛世文化公司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6207㎡

总建筑面积:73030㎡

(其中地上:26350㎡,地下:46680㎡)

建筑高度:18米,局部21米

基底面积:12661㎡

容积率:1.62

地下停车位:350



设计团队

项目负责人:黄捷

建筑专业负责人:李敏茜、黄皓山

建筑专业设计人:李敏茜、黄皓山、许菲茵、戴卓、梁耀昌

结构专业负责人:黄泰赟、边建烽

结构专业设计人:符景明、李卫勇、庄信、李源波、杜元增

给排水专业负责、设计人:叶军王红玉、倪毅

暖通专业负责、设计人:张慎、罗志焱、田小婷

电气专业负责、设计人:陈广权、谭秉廉、曾遇安、吕章

景观专业负责、设计人:叶曼蓉



原出图单位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现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



主创建筑师




黄 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华南设计中心主任兼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原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





李敏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华南设计中心建筑设计二所所长

原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室主任





黄皓山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华南设计中心建筑设计一所所长

原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建筑工作室主任





- END -





♢◆♢

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 转发请注明出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