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设施价格联盟

铁四院建筑院站房作品巡礼(二)——南京南站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南京南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时速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五大始发站之一,于2011年建成通车,是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常规交通于一体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也是我国新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车站工程。

站房概况

       南京南站是立体化的交通枢纽综合体,主要由地上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地下两层组成,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66.7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28.1万平方米,无柱雨棚10.6万平方米,地铁5.4万平方米,城市配套市政工程22.6万平方米。

        在设计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南京南站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桥建合一”、“以流为主、到发分离、南北贯通”“无缝对接、零换乘”、“绿色铁路车站”等一系列创新理念,使得南京南站无论在规划布局、空间流线,还是建筑形象、结构技术上,都处处体现出设计上的突破和创新。

建筑造型

       南京是古今文化荟萃之地,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南站位于主城区·中华门·雨花台——>南京南站——>秦淮新河·东山新市区轴线上。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强调建筑的方正、庄重和中轴线对称,使之融入南京的整体规划之中,同时也体现南京的古都神韵与现代都市文明的特有气质,延续六朝古都的霸气。

        在造型上,紧紧扣住“古都新站” 的特色主题,提炼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元素,形成具有新古典韵味、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从城市意向入手,抓住南京城市特点,吸取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向和木构特点以及南京城墙的肌理特征,以宫廷建筑的重檐木构、雨花石的色彩斑斓、中华门的三重空间序列为元素组织室内外空间,突出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传承背景。


造型细部

        南北立面的重檐木构,表达了对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敬意,将传统的木构造型与现代建筑结构技术巧妙结合创造出承力斗拱,形成了富有新意的檐下空间。立面上陶土幕墙所形成的斑驳机理,与红铜梅花窗花相对应,蕴含出江南建筑的灵秀与俊美。

       香槟色金属板屋面以南北边方正刚毅的直线配以东西边饱含力度的曲线,加上两侧的无站台柱雨棚与站房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飘逸舒展的屋面形式,体现了交通建筑的恢宏与通达。

        南京南站的屋面檐口、斗拱、陶土板幕墙、红铜窗花、屋面采光藻井等每一处建筑细部都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推敲,尤其承载屋面荷载的钢结构斗拱、屋面三个超大尺度的采光藻井,不仅巧妙满足了建筑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的需要,还实现了建筑和结构的有机结合。


室内空间

        南京南站内部空间清晰可读、布局明确、视觉导向强。在候车大厅,我们从南京中华门独特的三重门空间序列中汲取灵感,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形成了三重藻井的韵律,而这三重藻井又分别强调三个并排设置的铁路站场的位置关系,使这座建筑中的造型元素与功能指向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两端进站的布局,,增大了功能布局的灵活性,对于今后应对大人流量的运行提供了空间上的储备,另外通过增强空间的指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端进站方式带来的乘客流线过长的缺憾。


交通换乘一体化

       南京南站所汇集的铁路客运、公路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社会车、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均在综合体内完成 “零换乘”。换乘流线设计考虑以公共性快速换乘方式优先、大需求量换乘方式优先为原则。

       按照以上原则,最具效率与公共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直接正对铁路站场下部,其次公交、,社会车与出租车则由外围城市快速路系统直接接引至站房南北两侧高架落客平台直接进站,同时社会车的停靠位于离站房核心较远的桥梁下方用地,充分体现了“公共优先”、“人车分行”、“无缝衔接”的交通流线设计理念。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T4建筑

和您一起传播正能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